我说美国移民超级简单,总有人不信,甚至还有人反问我:“你说的那种方式如果真的那么好,你自己怎么不办呢?”
你还别说,我还真给自己办理过美国EB3非技术移民,和大家申请的还是同一家鸡肉加工厂,做流水线的蓝领工作。
我的优先日是2014年5月2日,目前EB3非技术移民这个项目的排期是已经排到了2017年4月1日,我的排期其实早就已经排到了,可以随时准备赴美流程了,只不过我现在不是特别着急马上赴美,所以就一直没接着往下走流程。
可能有些新朋友还不知道我说的EB3非技术移民是个什么样的项目,它是美国的雇主担保移民,大白话就是,我们给美国的雇主打工,雇主担保我们拿绿卡。
当然了,不是白打工哈,是有工资可以拿的,像我给自己申请的这个鸡肉加工厂,目前它的薪水就是一小时15美刀,算下来一年也能有个3万多刀的工资收入了,如果两口子一起工作的话,就是6万多刀,折算成人民币也有40多万,接近50万的工资收入了。
这个工资水平在美国算是比较基础的收入水平了,算不上特别高,但维持美国的基础开销还是不成问题的。给雇主工作一年后,我们就可以拿着绿卡离开,自行去找更高薪或是更想从事的岗位了。
就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,我还去我们美国的工厂,探访了正在里面工作的工友们,我去的时候是有7组家庭在俄亥俄Massilon,10组家庭在北卡Hickory。
在去北卡之前,我的考察群里,就有朋友问了我两个有意思的问题,第一个问题是说:“ 我英语超级烂,学不会的那种,去了美国能不能生存啊?”,第二问题是说:“M叔,我们都去美国了,还做这种流水线工作,是不是有点不值当啊?”。
我给大家讲个我们公司的真实客户案例,这位客户夫妻俩,当初找我办的就是EB3非技术移民,去美国的流水线上,干的也就是切鸡肉的活儿。
拿到绿卡后,他们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立刻跳槽,而是选择继续干下去,这一干就是十多年。慢慢地也攒下了一笔钱,后来索性自己开了一家养鸡场,真正实现了从工人到老板的转变。
2016年我去探访他们,全家人特别热情地招待了我。客户的太太原本在国内是做会计的,出国之前英语并没有多好,没想到几年下来,英文练得相当溜,带着我们在工厂里跟领导、工友谈笑风生,气场全开,让我印象非常深刻。
她甚至还成了工厂里的华人工人的“代言人”,经常帮大家和领导磋商,争取更好的待遇。这些本事,都是她在美国一点点磨练出来的,可程可能很醒爽,但你要问她值不值,她肯定会说“值”。
但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大儿子。当年见面的时候,他们就觉得孩子考杜克大学是十拿九稳的,毕竟他读的是当地最好的高中,成绩也很优秀。
可没想到,几年后他们家的大儿子竟然直接被耶鲁录取了!这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件事:哪怕起点很普通,只要选对了方向、肯下功夫,人生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。
这家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从流水线工人到养殖场老板,再到孩子考上耶鲁,他们的故事足以回答那个问题——值不值得,不是看起点,而是看终点。